木叶教育

生涯教育:让学生遇见“未来的自己”——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生涯教育规划实践纪实

本报记者丨张惠娟

“这几所大学有外培计划,北京2年、国外2年,国外2年的学费由学校出。”

“要报这所大学的这6个专业组,考生的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必须达到A。”

……

6月21日,在高考志愿填报日程开启前,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教务老师们已经开始为学生及家长做起了志愿填报辅导培训。

随着2021年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大学”“专业”“学科”“志愿”等词汇成为考生及家长关注的热词。新高考改革优化了志愿填报的方式,给了考生更多选择机会。让孩子科学地认识“现在自己”,从而科学地填报志愿,有能力拥抱“未来的自己”,成为师生家长关心的话题。然而,科学地填报志愿,却并非一时之功,需要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社会大讲堂,为学生打开不同职业的窗口

“如何才能当一名好记者?不仅需要我们对公共事务有热情,还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融合媒体的报道能力……”

6月3日,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以下简称“十九中”)的报告厅内,《新京报》时政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刘国良结合自己的新闻工作经历为高二的师生及家长代表讲述他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理解与认识。

“今天的讲座,让我对新闻记者行业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与了解,也为我们即将到来的大学专业选择问题开拓了思路。提前规划,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目标,并激励我们为之努力。”

讲座结束后,高二学生小彤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据校方介绍,这个活动的名字叫“社会领航大讲堂”,从2017年开办以来已经开展了42讲,陆续邀请了经济、科技、医卫等不同职场的优秀人士走上讲台,在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中,让学生们了解不同领域的职业特点以及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及未来的发展情况。这也已经成为十九中应需开展生涯教育的一个缩影。

学生走进医院,在实践中真实体验医生的职业角色。

学生走进医院,在实践中真实体验医生的职业角色。

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中学生的“刚需”

“埋头苦读三年,一周填报志愿。”这曾是很多高中生高考填报志愿的真实写照。由于对自己不了解,对所报专业不清楚,很多学生踏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其实并不太合适自己的特质,从而迷茫、焦虑,甚至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荒废。这一现象发生在大学,其实折射出基础教育阶段生涯教育的缺失。

“人的一辈子会经历四种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是基础教育,然后是高等教育,最后是社会教育。同时人会经历四种业态:学业、专业、职业和事业。”

十九中校长高新桥认为,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必须”,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无一不在强调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新高考改革的考录模式倒逼学校指导学生更多地认识自我与社会,谋划学业与职业方向。”“让学生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科学地选择选考科目和专业,制订个人修习计划,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最佳人生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但如何在学校落地,需要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化实施。”

在高新桥看来,让每一个学生进入中学后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职业,应该做哪些准备非常有必要。为此,从2016年9月起,十九中便开始启动了生涯教育。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中,11-12岁为兴趣期,这个阶段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12-18岁为能力期,应围绕兴趣、培养发展相应的能力;15-17岁为试探期,要综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等因素,对未来职业进行尝试性选择;18-21岁为过渡期,要进行专业的学习或者职业学习,明确职业目标并做准备……”

目前,十九中已经构建了系统的生涯教育体系。

企业代表走进校园,为高中生组织职业规划指导和模拟招聘面试。

企业代表走进校园,为高中生组织职业规划指导和模拟招聘面试。

课程渗透、专业测评,让学生科学认识自己

生涯课程、生涯测评、实践和规划,是十九中生涯教育的主要环节。

生涯课程包括心理课程和领航课程等,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自我和认识职业与社会。

学校还为学生购买优质的线上课程,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特点。生涯测试包括兴趣测试、性格测试、能力测试和选课指导等,通过生涯测评,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兴趣、能力、价值观、性格等因素,确定未来职业规划,进而确定想报考的大学专业及自己的理想大学。根据目标大学的选课要求,合理选择高中阶段的选考科目,最终选择具有优势、发展潜能大的学科。

“需要说明的是,生涯测评结果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帮助你更好地认知自我,所以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无须过多思考……”

十九中每届高一的学生都会收到这样一封生涯测评通知。学校要求学生按照测试要求,从“一般能力倾向测试”“职业价值观测试”等几个维度对自己进行生涯测评。测评结束后,每个学生都收到一份测评报告,从而更清楚地认知自己。

“新高考改革要求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而如何做好选择,首先要了解自己。自我的心理维度很难直观进行观察获得,而对于自我的了解又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

对此,高新桥表示,借助科学的测量工具来进行自我探索,第一能减少探索的时间,第二可让学生增加对自我了解的准确性。生涯测评就是帮助个体快速了解自我的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

新高考改革方案不再施行文理分科,而是调整为“3+3”“3+1+2”等模式,除了语数外三科之外,考试可自主选择其他多门考试科目,选择的结果直接影响未来对大学专业的筛选。

“学科对于未来大学专业选择至关重要。要做到科学选择包含三个层面的因素:自我兴趣、学科和自我人格特质。也就是一方面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喜好,另一方面,就要着眼将来大学的专业方向。”

高新桥建议学生应该在高中毕业作出专业选择的时候,甚至高一选考分科的时候,就应该对自己的性格、天赋有所评估和了解。在较早的阶段作出理性的、与自己个性相匹配的决策。

“选一个专业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找到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专业。”

高新桥表示,生涯测评能充分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性格等因素。通过测评,让学生们规划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进而确定专业。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高校选科的要求,合理地选择自己最具优势、发展潜能较大的学科。

实践规划,让学生遇见未来的自己

“怎样避免医患矛盾?”

“请谈谈你对教育行业的认识。”

“你对我们企业发展前景有何展望?”

……

企业招聘面试的环节,也被十九中设计成了课程,以“校园模拟招聘会”的形式,邀请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师与来自10余个不同行业背景的单位代表走进校园,为高中生组织职业规划指导和模拟招聘面试。

面对“面试官”的提问,不少同学表示初次面试比较紧张,问题不太好回答。但也有同学能随机应变,沉稳大方地介绍自己,对面试官给出的问题自信作答。有的同学“面试”顺利,同时被好几家所单位“录用”;有的同学初次面试被拒后没有放弃,继而又调整方向,最终开心地收到企业的“offer”……

“面试前,要对目标公司充分了解,同时也要明确自己所应聘的职务有哪些具体的工作事务。另外,需要整体掌握自己求职的定位,清楚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比如我对自己的定位在理科技术类工作,这个职位要不断地创新,所以我在应聘时会注意谈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在这几次应聘中我对如何聘职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位高二学生在“应聘成功”后兴奋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应聘心得”。

除了举办校园模拟招聘会外,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了三元牛奶集团、微软、小米、爱奇艺等知名企业,让学生们提前了解和体验不同领域的职业精神和文化特点。

“走近之后发现,牙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是一份十分受人尊重的工作。通过深入了解,牙医成为我梦寐以求的职业之一。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医科大学,朝自己的目标前近。”

一位高二学生在参观冠美口腔医院后表示。

“学校通过组织校内模拟、走进企业等实践活动,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志愿填报、职业计划等规划活动,就是让学生们在实践感知体验中,为自己心仪的职业规划努力,进而更好地遇见未来的自己。”

高新桥表示,择己所爱、择世所需是一个人不断进行生涯规划的调试过程。生涯规划是一生的规划,它并非是一次性或者短期的行为。十九中老师们的初心,就是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开始对自我及社会外部环境进行探索和了解,并展开各种针对性的社会职业实践和尝试,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有关报道

Copyright©2021 by 木叶教育